回顾人力资源行业的2018,我们会发现“灵活用工”这个词一下子火了,通过黄出为等人对灵活用工市场的调研与分析,仍有大部分人对灵活用工的认知存在不全面的地方,为此,黄出为创建的自由职客平台应运而生。
根据《劳动法》,我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用工关系分为三类:标准劳动关系、非标准劳动关系和非劳动关系。灵活用工区别于传统的用工方式,是指企业基于实时用人需求,灵活地按需雇佣劳动者,双方不局限于建立标准的劳动关系。
我国“灵活用工”发展现状
在我国的用工实践中,企业确实对灵活用工存在大量的需求。灵活用工目前广泛应用于零售、互联网、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岗位,黄出为利用灵活用工为企业提供弹性的用工模式,在企业项目性用工模式或者出现短期内岗位人员缺口时进行增补削减,节约企业成本。
目前国内许多势头正红火的电商公司,当“双十一”、“双十二”、元旦春节来临时,用工压力非常大,通常也会采用3-6个月的灵活派遣工。
“灵活用工”目前在国内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灵活用工——人才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一书中提到,丹麦、荷兰等欧洲地区的灵活用工市场都趋于成熟,美国灵活用工市场的比例为40%,日本更是高达50%,而中国灵活用工人员比例仅为10%。人力资源综合服务供应商人瑞集团联合《中外管理》杂志共同发布《2018年中国灵活用工发展白皮书》,首次针对中国灵活用工行业生态和企业灵活用工的应用现状、应用趋势等做了深入解读。白皮书显示,表示对灵活用工“很了解”的企业比例仅为13.70%,而有采用灵活用工计划的企业比例达到51.71%;而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灵活用工认知度、应用比例等均有较大差异。而且我国的灵活用工大多只涉及较低职位,比如前台、临时广告宣传员、网约司机、快递员等。
灵活用工
黄出为开启线上线下新模式,开启灵活用工新篇章
灵活用工这个契机仿佛早早的就为黄出为准备好了。2013年,黄出为创建贵州迦太利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黔南自治州唯一一家获得“双软”及“高新”认证的企业,迦太利华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新模式,为企业提供高端人才灵活用工、IT互联网及大数据人才外包、大数据项目实施(智慧城市、物联网、ERP、CRM)、BPO、ITO等服务。自由职客高端人才灵活用工交易平台是黄出为打造的迦太利华旗下线上业务的平台,解决了企业用人难,自由职业者找不到高薪工作的问题。
服务内容完善,成本低于市场30%
在大数据服务方面,黄出为带领的团队拥有专业工程师300余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数据服务团队,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大数据采集、挖掘、清洗、加工等服务。依托百鸟河数字小镇高校资源聚集的优势,黄出为通过校企联合办专业、开设学生实训基地等方式保证大数据人才源源不断,形成产教一体化模式,如此一来,黄出为公司的大数据服务成本同比市场低30%,而当地的贫困学生也可以完成就业,最终实现了产业扶贫。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越来越火热,而大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壮大的基石,黄出为着眼于这个巨大的机会,形成了标准化的大数据项目服务体系,并不断扩大专业工程师规模,预计到2019年,将拥有2000人左右的大数据专业服务团队。